简体中文
MRAM与ReRAM,重新定义下一代存储!
来源: | 作者:exhibition-1075910 | 发布时间: 2024-12-18 | 4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当今的存储器市场中,根据数据保存特性可以将存储器大致分为两大类:易失性存储器与非易失性存储器。前者指的是那些一旦失去电力供应,所储存的信息就会消失不见的设备;后者则相反,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内部的数据不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更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非易失性存储器因其独特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浅谈非易失性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NVM)是一种半导体技术,无需持续供电来保留存储在计算设备中的数据或程序代码。系统制造商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会选择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部分NVM专门用于存储硬盘驱动器(HDD)、磁带驱动器等外围设备的控制器固件;其他类型的NVM则常用于固态驱动器(SSD)、USB驱动器以及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存储卡内,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介质。



这种存储器具备非易失、支持字节级访问、存储密度高、低能耗等特点,并且提供了相对较快的数据读写速度,尽管其写入速度往往慢于读取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存储媒介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限制。如今,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市场上种类繁多,半导体类的有ROM和Flash,其他的还有光盘、机械硬盘等。





只读存储器(ROM):一旦存储数据就无法更改,内容不会因为电源关闭而消失。

闪存(Flash Memory):允许在操作中被多次擦或写的存储器,主要用于一般性数据存储,以及在电脑与其他数字产品间交换传输数据,如储存卡与U盘。闪存是一种特殊的、以宏块抹写的EEPROM。


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尤其是当特征尺寸缩减至28nm以下时,传统NVM面临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满足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领域对于高效能、大容量及快速响应能力要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为此,业界正积极研发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方案的局限性并适应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



近年来兴起的一些前沿NVM技术包括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阻变存储器(RRAM/Re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奥弗辛斯基统一内存(OUM)以及聚合物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PFRAM)等。相比传统选项,新型存储架构在性能指标如存取延迟、能耗效率、集成度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改进,不仅更好地契合了当代信息处理系统对更高密度、更大容量以及更强扩展能力的要求,同时也针对特定领域内的独特使用场景进行了定制化设计与优化。



特别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案,在众多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优异的技术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MRAM,脱颖而出


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作为一种非易失性的磁性随机存储器,通过利用磁电阻效应来实现数据的持久保存。与传统的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不同,MRAM采用磁性隧道结(MTJ)作为存储单元,通过改变磁化方向来记录二进制数据。



早期阶段,由于知识产权限制及军事应用对先进材料和技术的严格管控,导致了MRAM技术发展缓慢且难以广泛进入消费市场。然而,随着相关专利保护期满以及新型量子材料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如今MRAM已不再局限于国防领域,并逐渐受到民用市场的重视。当前,产业界正致力于解决阻碍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挑战,旨在将MRAM打造成为一种理想的长效固态存储解决方案。



MRAM特点


首先,从性能角度来看,MRAM具备非易失性存储特性的同时还能提供接近甚至超越现有主流内存产品的读写速度,这一独特优势使其特别适合于那些要求快速启动同时又需确保重要数据长期保存的应用场景之中。



其次,在访问延迟方面,DRAM的读写速度一般在50纳秒左右,而NAND Flash的读写速度通常在几百微秒到几毫秒之间,相比之下,MRAM已经能够实现低于10纳秒的读操作延迟和仅2.3纳秒左右的写入延迟,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响应效率。



此外,低能耗也是MRAM另一大亮点。据估计,与同等容量下的DRAM相比,采用MRAM技术可使系统整体功耗降低达50%-80%,主要归因于MRAM无需执行周期性的刷新过程以维持数据完整性。



最后,得益于其与逻辑电路高度兼容的设计理念,MRAM允许在同一硅片上无缝集成大量存储单元与复杂的计算模块,这不仅有助于减小最终产品的物理尺寸,同时也为提高整体效能、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路径。



因此,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及成本持续下降,预计未来几年内我们将见证更多基于MRAM构建的创新电子产品问世。



三、ReRAM,产业化进程加速


虽然MRAM已然成为传统嵌入式闪存的流行替代选项,但在极端环境与条件下,ReRAM的可靠性略逊一筹。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RAM)的工作机制依赖于材料的电阻状态变化。在内部导体与外部导体间形成的细小导电路径内,当施加特定电压时,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该路径电阻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存储单元的状态。这种基于物理特性的转换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赋予了ReRAM卓越的数据处理速度。



ReRAM特点


首先,作为一类非易失性存储解决方案,ReRAM即使在断电情况下也能持久保存信息。



其次,ReRAM支持超快速度的数据读取和写入操作,满足了对高性能计算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通过精细调控局部区域内的电阻值,ReRAM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单位面积存储容量提升,为构建紧凑型大容量存储系统提供了可能。



而鉴于其独特优势,ReRAM已在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在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采用ReRAM技术有助于加速操作系统启动过程及应用程序加载时间,显著改善用户体验;对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而言,利用ReRAM作为高速缓存层可以大幅度降低延迟并提高整体服务效率;物联网设备中集成ReRAM不仅能满足低功耗要求,同时还能有效存储来自各种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促进智能互联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速度、可靠性和紧凑设计,ReRAM正逐渐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之一。



不论是MRAM还是ReRAM,两者在密度、能耗效率、可扩展性以及整体性能方面均展现出了显著优势,这两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存储密度,还具备更低的功耗特性,同时支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并且能够在不牺牲读写速度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集成,从而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选择。